朱鹮
5月22日,通过人工繁育的6只朱鹮在信阳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飞,回归自然。本报记者 赵一帆 摄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料图】
自2007年引入朱鹮种源17只后
●已累计人工繁殖朱鹮280只
●野化放飞朱鹮7次133只
●目前野外种群存量超过500只
全省共记录
●陆生脊椎动物656种
●已知的高等植物3979种
●森林面积418.7万公顷
●湿地面积62.79万公顷
□本报记者 赵一帆
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即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
我省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美丽河南及生态强省建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全省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中原腹地的基因宝库
5月22日上午,6只通过人工繁育的朱鹮在信阳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飞,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作为世界上濒危的鸟类之一,自2007年引入朱鹮种源17只后,董寨已累计人工繁殖朱鹮280只,野化放飞朱鹮7次133只,目前野外种群存量超过500只,分布数量及范围不断扩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正在我省多地上演——
三门峡库区由大天鹅迁徙停歇地变为越冬地,成为国内重要天鹅越冬地之一,越冬天鹅数量多达上万只;金钱豹数量不断增加,在太行山济源段、焦作段均有发现;董寨白冠长尾雉数量由原来的10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3000余只……
据统计,全省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656种,已知的高等植物3979种,森林面积418.7万公顷,湿地面积62.79万公顷。全省345处各类自然保护地,使我省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80%的典型生态系统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并得到有效保护。豫东的青头潜鸭、豫西的大天鹅、豫南的朱鹮、豫北的金钱豹、豫中的大鸨等,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合力构建生态安全保护屏障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战略部署,我省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
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联合开展了河南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省林业厅启动了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估、珍稀濒危物种专项调查监测、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行动……
一面保护,一面监督。自然保护地省级卫星遥感监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目前,我省已持续6年开展“绿盾”专项行动,打击自然保护地违法犯罪行为,为生物多样性保驾护航。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推动越来越多城市加入生态示范创建的行列,不断带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质增效。仅2022年,我省就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个、省级生态县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得以加强。
据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介绍,目前我省正在加紧制订《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逐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格局,推动河南生态系统更具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
相关新闻
我省已认定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48个
□本报记者 赵一帆
提起河南,总绕不开农业大省的担当。殊不知,悠久的农耕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地形地貌,也让河南成为农业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我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种质资源丰富,保存数量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我省已认定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48个,濮阳莛子麦入选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豫西黑猪遗传资源成为全国第三次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以来首个新发现的地方猪品种。
除了大自然的馈赠,我省还积极开展种质资源鉴定、挖掘、创新,创制出玉米王牌自交系“郑58”“昌7-2”以及小麦广谱杂交品系“周8425B”等一批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的新种质,也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用牛品种夏南牛。
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方面,我省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共计3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
为有效保护农业种质资源和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我省于2020年12月出台了《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2021—2035年)》,并陆续完成了全省农作物、畜禽、食用菌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我省已建成16个农业农村部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野生中华猕猴桃、野大豆、野生莲、野生金荞麦、野生穿龙薯蓣等13个重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