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外贸出口下降,大规模投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迫切任务。除社会保障程度、消费场景和消费意愿等外,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及其增长预期。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前者是工资收入和从事经营活动获得的报酬,后者是凭借动产和不动产获得的收入。而从现实情况看,唯有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可以担当尽快提高居民收入,恢复和扩大内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重大任务。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早期为国有企业解困融资,到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再到如今全面实行注册制,投资者数量突破2亿,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资本市场完全可以成为企业融资、支持创新创业、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场所,成为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信心,形成以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最重要途径。但现实情况是,我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只是企业融资和原始股东造富的场所,既不反映国民经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状况,也不能增加股民的财产性收入,从而没能发挥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因“熊长牛短”“猴”性十足而饱受病诟。究其原因,除存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许多缺陷外,与对股市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也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资本市场兴则百事兴,给予资本市场更多的呵护,促进其健康稳定地发展,就能创造多赢的局面。
国际经验表明,高效健全的资本市场对于经济成功转型、刺激消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人们常说,美国居民的财富在股市里,可见美国居民尤其是美国的中产阶层热衷于投资股票或基金。美国股市虽然也有波动,但保持了长期慢牛的行情,使投资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股市分享到了资本市场发展与壮大的成果,为扩大消费提供了收入保障。资料显示,2021年美国3.3亿人口消费了7.41万亿美元。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居民的财富在房产里,股市投资则大多成为割韭菜的对象,进而影响了消费及其意愿。2021年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只有6.83万亿美元,消费能力不及美国3.3亿人口的消费金额。
被称为人类商业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的股票和股票市场,最早是为投融资而诞生的。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股市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还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信心表”。特别是在经济遇到困难,需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来支撑的时候,股市上涨能立竿见影地恢复信心,带来实体经济的繁荣。比如,中国在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迅速实现了全面复苏,就是4万亿投资计划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起到了稳定股市、发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等作用的结果。因为这4万亿投资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它能在短期提振股市和经济的信心。又如,素来标榜金融自由的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仅采取了“赤裸裸”的救市政策,包括用舆论托市、给“两房”撑腰、发布“禁止无券卖空令”等,而且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的信心,促使股票市场趋于稳定,并且屡创历史新高,为走出金融危机创造了条件。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扩大还能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推动金融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这是因为资本市场是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股权债权融资规模扩大,可以分流部分储蓄,减轻银行信贷投放间接融资的压力,分散银行体系风险。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市场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民营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因而早在1996年,我国就提出了“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目标。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除了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外,还必须发展股票市场,扩大股票发行和再融资的规模。可惜的是,我国股市“熊长牛短”抑制了直接融资功能的发挥,致使其比重上升速度非常缓慢,目前仅为20%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60%的水平。
当前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来看,资本市场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对此学者们早就提出了把提振资本市场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的建议。这是因为,股市上涨带来的赚钱效应,会不断吸引大量国内外资金入市,一方面企业可以不断融资并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提高收入增长预期,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资本市场是集中多重利益相关者的场所,创造了大量职业和业余投资者以及各类相关研究咨询人员,股市上涨带来的潜在购买力之大是其他任何群体不可比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2亿多,对应的股民及其家庭成员更多。因此与其他扩大内需政策相比,启动资本市场能获得投资最少、收效最快、影响最大的效果。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基于财富效应,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成为有效弥补养老金缺口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美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中国股民把炒股作为赚钱工具不同,美国人喜欢把积蓄投入股市,通过购买共同基金让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来替自己“炒股”,主要目的是为了养老。美国还通过实施401K计划,把公司发的退休金投入到共同基金或购买本公司股票。美国股市开户人数有8000多万,占总人口的近27%,远远高于中国。加上20多万亿美元的养老基金的强力支撑,美国股市尽管也有涨有落,还出现了公司造假等问题,但从长期看保持了稳定上涨的态势,不断屡创历史新高,近30年来年回报率平均高达20%,创造了难以计算的财富,因而成为美国居民投资保值增值以及养老的首选渠道。
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发展关乎亿万国人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发展与转型,要求我们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常常与宏观经济相背离,与全球市场相背离,大量蓝筹股公司破净破发,估值不合理,缺乏赚钱效应,只会带来多输的结果。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过低,财产性收入是居民未来增收共富的重要渠道,而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不动产和金融投资。为此学界要统一认识,没必要过分强调资本市场正常投资与投机的风险,而应该多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贡献智慧。政府管理层则要遵循资本市场运行规律,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把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作为长期之策,给予资本市场更多的政策呵护,例如减少政府干预、减少各种信息的影响,减轻税负,加快“去散户化”,培育机构化投资者,等等,以不断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营造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转型、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双循环格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张鑫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